終於離開了木王府,可以好好逛我最期待的古城街道了~
麗江古城坐落在玉龍雪山下麗江壩中部,海拔2400米,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所在地,因為四周青山環繞,鎮中碧水瀅瀅,宛如一方碧玉大硯,所以取名為『大研鎮』。
照片中是古城入口處的著名的水車,遊客們到這邊都會在這裏留影,那天人實在太多了,所以我們就放棄能同時拍到水車和江澤民題字的那片牆,只拍到水車這一面,就將造一下吧~

 


這座古城給人的第一印象,是一股股穿街過巷的潺潺流水。
玉龍雪山的雪水融化後經黑龍潭公園再流到古城中,在古城入口的玉龍橋一分為三,形成東河、中河、西河,流入古城的大大小小渠道中,因此形成了家家門前流活水,戶戶垂柳拂屋簷的景象,而有了『高原姑蘇』與『東方威尼斯』的美稱。

 


 


流水縱橫了古城,因此橋也成了古城的一大特色,在這小小的古城中,就有350多座橋,導遊特地帶我們到一座有百年歷史的老石橋,聽說是地震後倖存下來的,可惜橋面上都是人,還有一輛小卡車來湊熱鬧,所以當時沒有留下照片,本來想說走遠點從別的角度拍照取景的,沒想到一走就認不出了,後來有沒有拍到我也不確定,更不知道下回再度造訪時,我們還能不能找到那座老石橋?

 


 


四方街,是古城的中心,由此向外延伸出五條主街,再分巷弄,形成密集的網路,據說四方街是摹擬“知府大印”的形狀而建。
四方街是古城最早的巿集地,而發展成街,這裏的商店雲集,不管是古玩民俗字畫、生活用品還是飲食小吃都可以在這裏找到,所以只留了不到半天給我們逛根本就不過癮,不過這樣子我們就有理由再來這裏囉~

 


 


古城中的小巷子一轉進去,可以看到融合漢藏白三族風味的納西建築,這裏沒有主街上的暄閙,反而有一種清靜的的感覺,比起眼花瞭亂的商店街,我還比較喜歡巷子裏的小天地。

 


 


四方街的廣場上,有一群穿著納西服飾的老婆婆在跳舞,遊客們也可以下去跟他們一起跳舞喔!

 


 


納西族人的房屋多在兩面山墻伸出的檐下,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,名曰『懸魚』,有著”吉慶有餘”的吉祥涵意,導遊說也有防火災的味道,因為古城多是木造房屋,取魚有水,能避免火災的意思。

 


 


納西民居的門口通常貼有由漢文與東巴文寫成的門聯,也是古城的特色之一。

 


 


背包客的聚集地,在古城的巷弄裏常可以看到這樣子的小黑板,寫滿了徵伴、包車或旅行社行程的資訊,所以來到麗江古城,絕對不用擔心沒事做,沒人陪喔^^

 


 


古城中的石板路也是個特色,之前在大陸尋奇的介紹中曾提到,古城的流水設有機關,可以定時將水位上升,沿著石板的縫隙流到街道上,等水位退去時便順道將沙塵帶走,這真是一個有智慧又環保的設計啊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
而走在路上,偶爾會看到地上的石板有字,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?後來我問了人才知道原來這是地下工程的標記,像照片上的『信』就表示在這下面有電信設備通過啦~

 


 


河邊有一整排的餐飲店,多是外地人投資的,這裏平時聚集了很多外國人,那天我們到時剛好下雨,街道上的露天雅座都用帆布蓋起來,人也都躲起來了,真是古城中難得的冷清啊~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Rsweet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